庫斯科市(City of Cuzco)在秘魯東南方,座落於安地斯山脈環繞的Huatany山谷,海拔3400公尺,人口有三十幾萬。庫斯科之名在秘魯當地話中,表示〝肚臍〞之意。庫斯科不僅是古老印加帝國的首都,印加的商業、農業及宗教中心, 也是現今庫斯科省的省會。據傳說,在11-12世紀時第一位印加國王曼科.卡派克建立了庫斯科。16世紀,西班牙統治該地期間,毀壞不少印加廟宇石牆, 另在城內建造一些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等建築。庫斯科一方面是以巨石堆砌、石板街道為特色, 處處留著印加帝國的痕跡; 另一方面,殖民統治者則以泥瓦建築著稱, 呈現西班牙風格. 因此,庫斯科可說是印加和西班牙兩種截然不同文化交匯的城市風貌.
站在薩克塞華曼(Sacsaywaman) 的山坡上俯瞰安地斯山脈環繞下的庫斯科城, 藍天白雲襯託下顯得一片磚紅色, 是那麼獨特!1983年,庫斯科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1.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2.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確為名符其實。
惟因庫斯科城為高山環繞下的盆地,天然地形與山區氣候都不利飛機起降, 僅在東南角有低缺口, 為世界三大最危險機場之一.此一天然障礙無法克服,每日飛行受限於早上至12:30間, 過後機場即關閉. 儘管如此,每年仍吸引約有2百萬旅客前往,如今已成為重要觀光景點。
1. 中央廣場
庫斯科中央廣場又稱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 被視之為” 世界中心”. 印加石板道路從這裡放射狀展開至城市四方. 中央廣場(Plaza
de Armas) 周邊有太陽神殿(Qorikancha或Temple
of the Sun)、大教堂(La Cathedral)、耶穌會教堂(La Compania)及聖多明哥修道院(Covent of Santo Domingo)重要建築.周圍環繞的拱廊 如今已開闢為旅遊餐館、珠寶店、旅行社,以配合觀光需求.
2.庫斯科大教堂
庫斯科大教堂或稱主教座堂(La Cathedral)在中央廣場東北面, 為西班牙佔領時竊取庫斯科附近Sacsaywaman要塞的巨石,在印加宮殿(Viracocha Inca’s Plalace)的位置興建的教堂,自1559年開始直到1654年才完成. 這個教堂除了成為禮拜場所外,也是庫斯科城最大的殖民藝術作品儲存處.
3. 太陽神殿和聖多明哥修道院
太陽神殿(Qorikanche)在克丘亞語(Quechua)係指”
黃金殿”(Golden Palace) 之意, 現在稱為”Temple
of the Sun”. 太陽神殿供奉太陽神因蒂,是印加帝國最受到崇敬也曾是最有錢的廟宇, 迄今仍留存技藝精湛的石材建築, 堪稱是庫斯科市最重要神殿.
傳說昔日的太陽神殿堆滿黃金、金箔石牆及地板、黃金雕像…..,但在秘魯遭到西班牙佔領時即被洗劫一空, 神殿亦受到破壞, 並在原址上蓋了聖多明哥修道院(Covent of Santo Domingo). 如今修道院內尚遺留著一部分太陽神殿的遺跡. 整体觀之, 以石牆裝崁為特色印加神殿與屋頂裝上玻璃及金屬的殖民建築,猶如怪誕的混合体.
4. 薩克塞華曼{Sacsawaman}要塞
庫斯科北面2公里的薩克塞華曼(Sacsaywaman), 海拔3701公尺, 從這山坡上可以俯瞰庫斯科城.這座寬闊而蜿蜓的城牆保壘為印加帝國時代具有宗教與軍事意義的偉大工程. 然而今日所看到的只是原有規模的20%而已. 因西班牙入侵之後, 許多城牆遭到破壞, 這裡的不少巨石被搬移到庫斯科建造他們的房屋.
薩克塞華曼(Sacasahuaman)堡壘遺址 |
薩克塞華曼保壘由三個不同區域所構成,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宏偉的的三層防禦城牆,有些外牆高逾9公尺,其中一顆巨石重逾300噸. 据說建造這座保壘時,動用2萬人, 遠自20公里外的山頭搬運巨石, 耗時長達70年時間. 最令人驚異的莫過於是:印加人高超的石材切割、搬運及堆砌裝崁技術. 在巨石與巨石縫隙之間緊密相接,連一張薄紙都無法插入,這在15、16世紀的年代如何辦到? 迄今仍然是謎!
這些城牆構築成為極其有效的防禦系統,足以逼迫敵人在攻擊時曝露行蹤. 如今這裡已成為每年6月24日舉行太陽祭的地點. 重現印加人祭祀太陽神的場景. 觀光客為了便於記住這個長音節的地名, 索性把它改稱為”Sexywoman”
(性感女人), 如此一來旅客想必難忘曾到此一遊.
在薩克塞華曼保壘參觀途中,巧遇當地少女正趕著駝羊回家, 我們請她們一起拍照紀念, 出乎預料要求給小費, 我們也欣然同意, 留下珍貴畫面.
在Sacsayhuman附近遇上趕駝羊的女孩
5. 奧蘭塔坦波遺址
奧蘭塔坦波遺址(Ollantaytambo)包括一個小鎮和印加保壘, 屬於庫斯科行政區烏魯班巴省.位於庫斯科城西北約60公里, 海拔2792公尺一個峽谷旁的山崖上, 扼守著烏魯班巴(Urubamba) 河谷.東往皮薩克(Pisaq),西至馬丘比丘(Machu Pichu). 在印加帝國時期, 奧蘭塔坦波乃是帕查庫地(Pachacuti)皇帝的皇室莊園, 他建造了這個鎮和祭祀中心.
到了西班牙統治秘魯期間,Manco Inca Yupanqui皇帝以此為據點並做為臨時性首都, 率領當地居民對抗西班牙統治者. 1536年,於奧蘭塔坦波附近的瑪斯卡班巴(Mascabamba)平原,藉由高梯田地形及水淹平原策略而擊敗西班牙遠征隊. 19世紀時,
奧蘭塔坦波的印加遺蹟吸引了不少外國探險家的注意. 現在,奧蘭塔坦波遺址除了其本身的印加建築外, 加上此處也是著名的印加古道(Inca Trail)健行起始點,已經成為重要觀光勝地.
6 .後記
筆者於2012年3月自洛杉磯參加Golatin旅行社的南美洲密魯6日行(3/11至3/16). 如果扣除洛城至利瑪和庫斯科往返的搭機時間, 實際上在秘魯的參訪行程只有3個白天而已. 前一天半在庫斯科及其周邊參觀, 包括: 中央廣場的大教堂(La Cathedral)、太陽神殿(Qorikanche)、聖多明哥修道院(Covent of Santo Domingo)、薩克塞華曼堡壘(Sacasahuaman)、Corao土著手工藝、皮薩克(Pisaq) 及烏魯班巴(Urubamba) 鎮、奧蘭塔坦波遺址(Ollantaytambo); 接著至馬丘比丘(Machu Pichu)參觀及往返,費時一整天; 最後飛回秘魯首都利瑪市約半天的市區參觀行程. 此趟南美之行因決定傖促以及受限於其他國家簽證問題, 只到秘魯一個國家, 委實美中不足. 惟此行能看到與過去旅遊國家截然不同的南美洲三大文明之一的印加文化, 既獨特又稀有. 雖只盤桓短短數日, 卻獲益良多, 難以忘懷!(20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