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2017京都賞櫻之旅

              
    今年又來到這座被認為最日本的唯美城市:京都! 不同以往的是,此行主要目的為觀賞櫻花.一到関西機場,即感受到櫻花季的威力! 購買JR Haluca號前往京都的遊客大排長龍, 好不容易買到車票,最後却在自由席車箱像擠沙丁魚似的站立75分鐘,才到達京都車站.這或許就是旅遊旺季的正常現象吧!

    由於氣候關係,使得京都的櫻花比去年晩開,連大阪造幣局也延至4/11才開放參觀,只好取銷到大阪的計劃.我們4/2傍晚到達京都的旅館,次日散步到烏丸通的東本願寺時,看到安全島上的櫻花只是含苞待放,心裡難免有點失望,於是藉由網路了解京都最新櫻花資訊後,原先的賞櫻行程稍做了變更.

     此行分別造訪京都御所丶二条城丶清水寺丶圓山公園丶高瀨川丶醍醐寺丶蹴上鐡道丶哲學之道及渋成園等櫻花名所,其中以醍醐寺丶高瀨川及哲學之道最接近滿開,最為壯觀豔麗.儘管有些景點遊客人潮洶湧摩肩接踵,然而能夠親身目暏絢爛美豔的各種櫻花映襯著寺廟古剎丶日式庭園或小橋流水,確是美不勝收的絶美饗宴!


產寧阪的枝垂櫻

    下面謹就此行最美的幾個櫻花景點加以介紹:

, 醍醐寺
    醍醐寺位於京都市伏見區醍醐東大路町,屬於真言宗醍醐派總本山寺院,西元874年由聖寶尊師創建,豐臣秀吉曾在此舉行「醍醐花見」而廣為人知.平成6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們自京都車站搭JR地鐵到山科,再步行至山科地鉄站[T07]坐到醍醐站,轉乘社區巴士[DCB]到醍醐寺. 醍醐寺拜観開放三寶院丶靈寶院及伽藍三個區域,成人門票1500日圓.寺內櫻花幾乎滿開,遊客衆多,也是這次京都之行,最美的櫻花名所.

醍醐寺

醍醐寺

醍醐寺

醍醐寺

醍醐寺五重塔

,哲學之道
    哲學之道位於京都左京區,從王子神社到銀閣寺長約2公里的一條小路,與琵琶湖疏水並行, 為日本著名的散步小徑.路名源自京都大學的哲學教授西田幾多郎,每日在此散步冥想,1972年正式被命名.沿途廣植櫻花,小橋流水加上絢麗櫻花,真是絕美雅境.

哲學之道

哲學之道

哲學之道

哲學之道
,高瀨川
    高瀨川為連接京都中心部和伏見間的運河,與鴨川平行.到了櫻花季節,高瀨川最美的區段位於二条通至五条通之間.我們在4/2從四条通由東往西走到高瀬川交會口,這一帶的周邊也是京都鬧區之一,河畔櫻花正值滿開,賞櫻人潮洶湧,寸步難行.美豔櫻花映襯著小橋流水,美極了!

高瀨川

高瀨川

高瀨川

高瀨川
,蹴上鐡道
    為了幫助琵琶湖疏水道運送物質,蹴上鐡道在1890年興建完成,但到1940年停運,現在鉄道遺跡長582公尺.每到春天,鉄道兩旁櫻花盛開,賞櫻遊客甚多,徜徉在鐡道旁或在櫻花樹下. 此外,鉄道附近還有琵琶湖疏水紀念史跡.

蹴上鐡道

蹴上鐡道


蹴上鐡道


,渋成園
    渋成園為東本願寺的別邸,名稱取自陶淵明「歸去來辭」的「園日涉而以成趣」,名為涉成園.地點在烏丸通東邊的六条與七条之間,離京都車站走路只需10分鐘.園內建築及景物號稱十三景,櫻花則是春天的特有景色. 購票進入了渋成園, 發現園區櫻花配上十三景, 出乎預料,別有天地,漂亮極了!



渋成園

渋成園

渋成園

渋成園














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再度造訪京都



       在清水寺產寧阪的知名伊諾逹咖啡館[Innoda’s Coffee]遇到一對到過京都十幾次的台灣遊客,讓我非常驚訝!為何那麼多人如此喜愛京都一去再去?事實上,京都除了是干年古都,也是孕育傳統與文化的日本精神故鄉.京都留下來的世界文化遺產,包括許多的古剎與寺院丶名勝景緻,在在讓人想去窺探其歷史與文化底藴.還有藏在巷弄的老舖丶美食小吃..,想必都是吸引旅客的重要元素.

清水寺產寧阪

Inoda's 咖啡館清水店
       這次造訪京都,距離上次已有一年半.此行重點仍在寺院與古剎,包括:清水寺丶仁和寺丶龍安寺丶三十三間堂丶東寺及奈良的東大寺丶春日大社以及宇治平等院.其次亦到過祗園丶花間小路丶錦市場及觀賞鳥羽水環保中心的紫䕨.

,春意盎然的清水寺[Kiyomizudera Temple]
       上次拜訪清水寺為201411月中旬,正是楓紅層層璀璨奪目的季節. 這次雖然錯過春櫻,卻看到春意盎然與詩意之秋截然不同的清水寺.這座遠近馳名最具人氣的最古老寺院,由於天然地形造就了它因季節而異的特殊景致.

春意盎然的清水寺

子安塔

,首屈一指的龍安寺[Ryoanji Temple]禪思石庭

       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龍安寺,創建於1450.園內的枯山水石庭,知名度最高.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曽於1975年訪日時,特別造訪,以致聲名遠播.長方形石庭以油土牆圍成,75坪的地面上鋪滿白沙,15顆岩石巧妙地配置其中,呈現禪藝難以言喻的意境!弔詭的是,無論在庭園中任角度觀看,總有1顆岩石隱藏不見,只有14.也因此而產生不少隱喻.

龍安寺大門
石庭右1/3

石庭左1/3
此外, 龍安寺方丈東北側的石造淨手泉,刻著吾維足知禪宗格言,令人省思!還有步道旁的迴遊式庭園鏡容池,水面如鏡,其繽紛美景與石庭相得益彰.

石造淨手泉
,擁有一千零一尊千手觀音的三十三間堂[Sanjusanjendo]

       位於京都車站東邊七条通的三十三間堂, 建於1165,原名為蓮華王院, ,後因本堂以樑柱隔成三十三間,遂以三十三間堂稱之.全長約120公尺,佛堂內供奉1001尊不同姿態與表情的千手觀音,以中央的巨形千手觀音坐像為中心,左右各供奉著500座觀音立像,週邊還有風神丶雷神像及28尊護法神,均為國寶級古蹟.

三十三間堂正面


三十三間堂側面


庭園景觀
        在堂內參觀的當下,幾乎被一股莊嚴肅穆的氛圍所震懾. 迄今千手觀音慈悲祥和的面容,一直盤旋在腦海中.

,以御室櫻及國寶著稱的仁和寺[Ninnaji Temple]

       仁和寺為平安時代孝光皇帝動工興建, 宇多天皇時期繼續修建,於仁和4[西元888]完工. 宇多天皇退位後出家在此做住持,修行三十餘年. 至明治維新為止, 仁和寺一直是皇子皇孫出家之處,因此又稱御室御所”.
二王門

仁和寺御殿庭園拜觀入口
御殿庭園

       二王門至為宏偉,18.7,與南禪寺丶知恩院並稱京都三大門.自二王門穿過中門後,可看到國寶金堂丶五重塔丶鐘樓丶觀音堂及御影堂等文化古蹟.御殿內充滿皇室氣息,古松環繞,悠雅清靜.南庭有枯山水,北庭則有池泉迴游式庭園相互輝映. 仁和寺種植許多御日櫻,比一般枝垂櫻晚開,而且從頭至尾開花,美麗又壯觀.


五重塔



本堂

,東日本守護者:東寺[Toji Temple]及五重塔

         位於京都南區九条通的東寺,又名教王護國寺”.西元794,日本國都從奈良遷移至平安京[京都舊名]之際,為了鎮守平安京,在正門東邊設置東寺,西邊設西寺.後因西寺被火燒毀,惟東寺保存至今.東寺被視為平安京時代的左京及東日本的護寺院.後來嵯峨天皇把東寺賜給空海[後來的弘法大師],成了密教道場.空海在東寺建立五重塔,不僅是東寺象徵,也是日本現存木造最高古塔,已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東寺本堂

垂櫻及五重塔

五重塔


,嚮往西方淨土而建的宇治平等院[Byodoin ]
        平等院創建於西元1052,由平安時代統治者藤原賴通,將其父藤原道長之別墅改成寺院.次年,阿彌陀堂興建完成,堂中供奉阿彌陀如來,後來改名鳳凰堂”,其造形是以經典中描繪的極樂淨土宮殿為圖像,由中堂丶左右翼廊和尾堂構成,周邊尚有沙洲丶直橋及拱橋等景觀.堪稱是獨一無二的建築.院中庭園為淨土式借景庭園,已定為古蹟名勝.



平等院大門

平等院

平等院
                                                                                
        此外,平等院還保存大和繪風格的來迎圖丶梵鐘丶一對鳯凰等文化財.尤其是流傳下來唯一一組11世紀佛像群…,雲中供養菩薩,翩翩起舞,雕功細膩流暢!
目前使用的10圓硬幣及萬元紙鈔都刻有鳳凰堂圖案,可見重要性.


雲中供養菩薩,翩翩起舞

雲中供養菩薩,翩翩起舞


屋頂上的金鳳凰

,奈良東大寺[Todai-Ji Temple]
        自京都車站搭JR奈良缐,50分鐘內的車程,即可到達奈良.因此,如住京都則可安排一日往返的行程.不過,我們早就預訂進住JR奈良站旁的日航飯店.
奈良為西元710年至794年間的日本首都,稱為平城京”. 東大寺則是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於728年建立,因建在首都平城京以東,故稱為東大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為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寺院,1998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東大寺大佛殿正面寛57.01,48.74,50.48,為目前世界最大木造建築.殿內供奉的盧舍那大佛,15米以上,重達380,也是世界最大青銅佛像.

往東大寺表參道旁公園樹木

世界文化遺產東大寺紀念碑


大華嚴寺
東大寺正殿

盧舍那大佛


       此外,從春日大社到東大寺表參道上,除了衆多遊客外,還有成群的梅花鹿自由自在的嬉戲,蔚為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