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詩意之秋 京都賞楓行


   
京都(Kyoto)自西元794年起即為日本首都, 直至1869年遷都東京為止, 首都歷史達千年以上, 因而留下豐富的歷史遺跡. 單是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寺院神社就有17座之多,名符其實為一座深具日本傳統文化的古都.

    京都市面積為827.9平方公里 ,人ロ有147萬(2014年1月),是日本人ロ數第8的城市.京都市交通發達,不僅擁有龐大而廣泛的公車、地下鐵和私營鐵路網,而且旅遊巴士和計程車連結主要景點.此外,京都景觀相當集中,可說是非常適合以步行或騎腳踏車從事旅遊的城市.

關西機場與京都間的JR線Haluka特快車

    京都屬盆地氣候, 隨著季節更迭, 自然景觀亦隨著變化. 尤其春秋二季格外引人入勝; 春天櫻花恣意綻放,秋天銀杏金光閃閃, 楓紅層疊璀璨奪目.
    
    今日京都,傳統與現代交錯,名聞遐爾,令世界各地人士嚮往據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旅行雜誌Travel+Leisure, 發佈2014世界人氣觀光都市排行榜京都榮登榜首.

京都車站高塔,也是京都地標


一、京都最古老寺院:清水寺
    清水寺(Kiyomizudera)為京都最古老寺院, 公元778年由慈恩大師創建. 山號「音羽山」, 主要供奉千手觀音. 清水寺與鹿苑寺(金閣寺)、天龍寺為京都最為著名的名勝古蹟.清水寺屬棟樑結構式建築, 建於險峻斷崖之上.正殿寬19公尺, 16公尺. 大殿前的「清水舞台」是由139根高數十米圓木支撐的懸空建築, 深具巧思,氣勢宏偉. 1994,清水寺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清水寺正門:仁王門
清水寺

    清水寺正殿旁有山泉瀑布順著音羽山流出, 整年不斷, 流水清澈, 稱為「音羽瀑布」, 正是「清水寺」的由來,被列為日本十大名水之首.清水寺附近多為石板路, 包括產寧板、為二年板及石摒小路一帶, 各種古董、紀念品、瓷器、點心及小吃店等,櫛比鱗次, 充分保持傳統京都風貌, 街道上遊客熙來攘往摩肩接踵, 慰為奇觀.

清水寺寶塔:三重塔

清水阪一帶石板路

    清水寺為此次京都行首日(11/17) 行程,除了參觀寺廟及賞楓外, 我們還在寺內商店品嚐水豆腐, 頗有特殊風味. 只可惜當時寺內建築多處正在修繕, 無法靠近, 而且周邊楓葉只紅了六成, 無法目睹最濃艷絢爛的色彩.


二、楓情萬種東福寺
    東福寺(Tofuku-Ji Temple)為京都五山之一的著名禪寺, 擁有日本最古老的三門, 佔地16萬平方公尺, 有京都最大禪寺之稱. 由第一代住持,也是日本首位被天皇授與國師的聖一圓爾所創立, 至今已750. 東福寺承繼中世紀的禪宗建築, 具有京都首屈一指的宏大殿堂、佛塔和伽藍(Doto Garan complex).

東福寺三門

本堂(佛殿)

    東福寺境內之通天橋周邊紅葉則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賞楓景點, 自偃月橋、通天橋至臥雲橋所謂東福寺三名橋, 每年晚秋時分, 數千顆通天楓和黃金色楓葉呈現一大片壯麗紅海, 璀璨奪目,令人嘆為觀止! 此外, 東福寺方丈庭園及龍吟庵內的枯山水更顯獨特禪意.

通天橋人潮洶湧爭看周邊紅葉

黃金色與紅葉交錯

龍吟庵枯山水庭園


三、從哲學之道散步至銀閣寺
    銀閣寺和哲學之道為京都東山一帶頗受遊客喜愛的景點. 銀閣寺本名為東山慈照寺, 建於1482. 其觀音殿(銀閣) 及東求堂為日本國寶, 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進入銀閣寺總門,經圍籬環繞之參道, 穿過中門即可見以錦池為中心的美麗庭園, 曾有「天下第一名園」之稱. 其中呈現波汶狀的「銀沙灘」及富士山型的「向月台」枯山水砂藝, 更深具佛學「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的虛實禪機.

銀閣寺庭園

銀沙灘及向月台枯山水砂藝

銀閣寺庭園

    哲學之道為長約2公里的小路, 從銀閣寺前行人小徑, 沿琵琶湖疏水延伸至熊野若王子神社附近,因日本哲學家西田幾多郎(1870-1945)常在此散步沈思而得名. 哲學之道兩旁遍植「關雪櫻」及楓樹, 如今已成為遊客春季賞櫻,秋季追楓,富於文人氣息的著名步道.在法然院附近哲學之道旁,留有西田幾多郎「人是人,我是我,總之我走我路.」的紀念歌石碑.


哲學之道

哲學之道

四、永觀堂禪林寺夜間拜觀 紅葉璀璨奪目
    永觀堂禪林寺位於京都市左京區, 亦為著名賞楓景點, 有「紅葉永觀堂」之稱. 因而此行特別安排夜間拜觀. 約在下午5點進入永觀寺, 此時天色微暗, 已有大批遊客在排隊, 我和內人依序站在最後尾標示牌前. 經半小時之後, 人潮陸續擁入, 以致大門馬路上已經人滿為患. 俟夜幕低垂之後, 寺內聚光燈亮起, 開放拜觀. 遊客魚貫而入. 在燈光映照下,寺內數千棵夜楓猶似火紅仙境,如夢似幻.任何角度都是一幅絕美圖畫, 美得令人驚豔讚嘆!可惜夜間拜觀沒能看到阿彌陀堂知名的「回望阿彌陀佛」(みかぇり阿彌陀或Turning Back Amida),只好寄望下次了.
   
夜間拜觀 夜楓猶似火紅仙境

夜間拜觀 夜楓猶似火紅仙境

五、嵐山地區和金閣寺
    嵐山為京都熱門景點, 也是春天賞櫻秋天賞楓的勝地. 我們以一天時間自四條大宮搭嵐電到嵐山車站, 隨即步行參觀天龍寺竹林步道常寂光寺大河內山莊及渡月橋等名勝. 之後,再回嵐山車站坐電車轉北野線至金閣寺參觀.

天龍寺

天龍寺著名的曹源池

   天龍寺屬臨濟宗天龍寺派總寺,京都五山之首.寺內最知名史跡庭園為曹源池, 由七朝帝師夢窗疏石設計, 為嵐山地區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景點. 同時亦被日本定為國之特別名勝.

天龍寺著名的曹源池

天龍寺內建築

   竹林步道為嵯峨野嵐山站後方一條600公尺小徑, 兩旁竹林參天, 蒼翠清幽, 散步其中,別有一番情調.

竹林步道

常寂光寺大門

   常寂光寺建於1596, 從仁王門往上延伸之參道,兩側遍佈楓樹,為秋季賞楓著名景點. 寺內多寶塔造形獨特, 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常寂光寺內楓紅

常寂光寺多寶塔

   大河內山莊為昭和時代名演員大河內傳次郎, 歷經30年歲月所打造的私人莊園. 屬回遊式借景庭園, 園內松楓等花木在不同季節中大放異彩. 由此鳥瞰京都市區, 美景盡收眼底.

大河內山莊

自大河內山莊遙望京都

   金閣寺原名鹿苑寺, 建於1397,以供奉釋迦牟尼骨之舍利殿金閣而聞名於世. 金閣寺以鏡湖池為中心,舍利殿之二三層外壁在塗漆後貼上純金金箔, 屋頂則以柿茸方式, 2-3毫米厚木板重疊而成, 頂端屹立著鳳凰.1994, 金閣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金閣寺立於鏡湖池中
金閣寺內特殊造形古松

金閣寺庭園滿園楓紅

六、南禪寺、知恩院友禪苑、伏見稻荷大社
    「南禪寺」為京都最早由皇室發願建造之禪宗寺院, 被列為京都五山之上, 日本禪宗最高寺院. 主要有高達22公尺的「三門」、中心建物「法堂」、方丈、南禪院及水路閣等建築. 南禪寺附近有知名「奧丹」及「順正」湯豆腐店. 我們特地到順正吃豆腐套餐, 價格不低, 但的確非常特別.

南禪寺入ロ

南禪寺法堂

南禪寺庭園

    「知恩院」位於京都東山區, 為京都規模最大寺院, 多達106棟建築, 也是日本淨土宗發源地. 院內有一座重70頓、高3.3公尺、口徑2.8公尺的吊鐘, 每逢除夕夜由17位僧侶協力敲鐘, 鐘聲響徹雲宵. 因時間所限,我們只購票進入「友禪苑」參觀池泉式及枯山水構成之庭園.

知恩院友禪苑枯山水庭園

知恩院友禪苑枯山水庭園

知恩院友禪苑池泉式庭園

知恩院友禪苑

    「伏見稻荷大社」為京都伏見區內之神社, 日本全國各地4萬多所稻荷神社之總本山, 以其擁有的「千本鳥居」聞名. 主要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為首的稻荷神.

千本鳥居

伏見稻荷大社

伏見稻荷大社

七、貝聿銘設計 與大自然融為一体的美秀美術館
    此次京都行除了追尋紅葉景點及造訪名寺古剎外, 特別安排一天到京都郊外美秀美術館參觀.來回雖需兩小時,但能目睹這座知名美術館建築,堪稱不虛此行.

美秀美術館入ロ燧道

美秀美術館入ロ吊橋

    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位於日本滋賀縣信樂町自然保護區山林間, 創辨人為「神慈秀明會」小山美秀子. 這座建案為日本和美國聯合計畫,由貝聿銘建築師聯同紀萌館設計,199711月開館.曾獲美國「時代週刊」選為全年十大建築.

美術館大門前吊橋和燧道ロ

迎賓松

鋁質框架和幾何圖形組成的採光玻璃

鋁質框架和幾何圖形組成的採光玻璃

     美秀美術館座落於信樂山岳中, 貝聿銘設計理念特別強調與大自然合而為一.整個參訪路逕採用「桃花源記」做為藍本, 若隱若現, 似有似無. 遠望則美術館聳立自然之中,近觀則玻璃屋頂突出於蒼翠山坡上. 從招待處到美術館必須經由橫越兩個山脊的墜道及吊橋, 才能到達入口. 進入館內可發現鋁質框架和幾何圖形組成的採光玻璃天幕, 可謂匠心獨運. 此外, 美秀美術館主要館藏, 包括: 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藝術品, 2千件.  

美術館正門

美術館正門
八、結語
       此次京都行前後8天,整体感到滿意.惟事後檢討,尚有改善空間.由於11月中旬正好是京都紅葉旺季,在一年當中是遊客最多的月份.旅館及機票都不容易訂到,我們在訂完旅館後オ訂機票,因無機位而延後一天回來,無形中不但機票昂貴,還需多住一晚旅館 .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唯有提早預訂オ是上策。


Villa Court民宿

      我們除了最後一晚住在四條通的三井飯店外,其餘六晚都住在離京都車站一公里多的「烏丸七條VillaCourt」民宿型旅館,除了出入方便、價格適中外,環境清幽乾淨,後面緊鄰一大片公園綠地,算是不錯的住處。

      *2014/12/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